当前位置: 砂 >> 砂前景 >> 书评人类群星闪耀时,由来已久的西方傲
逐篇书评《人类群星闪耀时》,由来已久的西方傲慢(下)
本书成书于大约一百年前,积弱的中国还在“病夫”的头衔下呻吟。从作者的笔下我们能够清晰地把握那时欧洲人的态度,彼时的强大造就了他们傲慢的优越感。
虽然对于《人类群星闪耀时》槽点太多,但是,我非常欣赏本书姜乙的翻译。文采绚烂,,唇齿留香。读他翻译黑塞的《悉达多》也是同感,顺畅舒适,而被别人翻译的同是黑塞作品的《荒原狼》却让我感觉生涩得完全像是两个作家的作品。
当然,茨威格的文笔确实很好,但越是精美的华服就越是衬托出那被掩盖得不堪。
继续。如下。
第七篇,
发现黄金国。(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加利福尼亚年4月)
这篇文章有意思了,明显揶揄美国。讲述一个欧洲亡命徒为逃避法律制裁飘洋到美国,开始了他的殖民生涯,一系列操作之后,得到了一大片土地种植、畜牧,甚至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命运的转折来了,在他的土地上发现了金矿。然而这属于他的财产并未给他带来财富。他的仆役和蜂拥而至的淘金者一起,疯狂的开始淘金,并且暴力的破坏和占有他的财产,手段卑劣,一切丑陋的面貌都在财富面前峥嵘显现。
而这个曾经的亡命徒开始了后半生漫长潦倒的申诉之路,甚至三个儿子相继因此而死,他反而沦为执法者和官员的笑柄,最终他徘徊在国会大厦楼下二十年,乞讨为生,死时怀中还揣着诉状。
我忽然想这个故事何以入选“人类群星”呢?我这才开始翻阅本书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成书于一战后,那时的世界,是欧洲的荣光正向美国转移的时代。在欧洲绅士的眼中,那群美国人再强盛和富有也都是粗鄙的暴发户,是一群应该接受欧洲总督的亡命徒。
文中最后说,他的权利至今无人论及,只有一位作家给了他记录,让后世能惊叹着想起他。
这就是茨威格给他的“star”,只是不想他被遗忘。这种星星不是因为闪亮被欣赏的,而是在漆黑的夜空中挣扎的,用自己的微光证明着周边是黑暗的无穷。
第八篇,英雄的瞬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彼得堡年12月22日)
这就是为什么本书是一本历史散文集,文学读物,而非历史写照。这一篇章,文体是诗歌,一篇长诗,一篇教堂里吟唱式的赞美诗。
这文章和第三篇亨德尔的复活相似,宗教宣传文章。其实从《罪与罚》的故事就能看出来,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而本书的作者茨威格显然对于虔诚者有着天然的好感和推崇。
所以,这类文章中自然而然地就会流露出牧师传教式的语言。记得加缪《局外人》中的主角最不能忍受的就是那些执法者以父辈自居张口闭口“我的孩子啊”教父一样的灵魂指引。
好吧,尊重你们的宗教信仰,也请你的宗教尊重我的不信仰。
第九篇,越洋的第一句话(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年7月28日)
如果作者茨威格活到现在,这篇文章可能就是纪念互联网了,而不是通电报了。
当然,我们应给予科学最大的尊重。但我们也要明白,他成立公司,以此项目IPO募资圈钱。是的,他们不断尝试、不怕失败,六年默默研究,我们尊重,但我们也明白,他们也先约定好了,一旦成功就垄断所有的信号传输。
纯洁是可笑的,公平也是。朋友,希望你能明白,鸡汤还是要掂量着喝啊。
第十篇,逃向上苍(列夫托尔斯泰未完成的剧本,年10月)
这一篇是全搬的列夫托尔斯泰未完成的剧本。只不过,把主角更名为了“托尔斯泰”,因为这是他的自传体戏剧,未完成。而他以自己生命的终结为此剧本划上句号。
本文是托尔斯泰的作品,不是茨威格的,不在本次书评范围内。
第十一篇,征战南极(队长斯科特年1月16日)
作者的逻辑让我有些迷惑,这次的“群星”不是写事件的第一人。征服南极的第一人是挪威的“阿蒙森”,而此文却写的是第二个征服者,英国的“斯科特”。希望这不是因为盎格鲁萨克逊人后裔骨子里认为维京人是劫掠海盗的惯性鄙视,只是为英国的一位爱国者树碑立传而已,如果这样,就请在“人类群星”之前事先注明是哪里的人类。
也许这么讲有些说酸葡萄的味道,但请相信,我还是很尊重夜郎国的成就的。
文中前面的一段文字,让我读起来倍感危险,这也不经意地写出了欧洲人真正的内心。
“但年轻的二十世纪已迫不及待地伸出它的双手。它在实验室中研制新武器,发明新式铠甲抵御危险。一切阻力都只会激起它更多的贪欲。它要了解一切真相。二十世纪想在最初的十年,就拥有之前所有世纪尚未企及的一切成就。个人的勇气与民族间的对抗携手。”
这是“二十世纪”吗,为什么我看到的却是危险疯狂的民粹主义萌芽。
用这样激进的理解方式描绘的历史,是多么具有煽动性啊。一部部的历史也会被艺术处理成一篇篇的檄文。
第十二篇,封闭的列车(列宁年4月9日)
列宁能出现在这种腔调的书中,让我大为惊讶。果然,书中所写“间谍们历来盯着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殊不知独来独往、好学勤勉的人才是煽动世界革命的头等危险分子。”读到此处,我反而松了口气,这才对嘛。
本篇讲述乌里扬诺夫(列宁)结束瑞士流亡,辗转回国发动革命的故事。
仔细读来,事件似乎并无褒贬,甚至光辉着伟大领袖的形象,但偶尔会在字里行间看到几个有点让人不太舒服的字眼。就像钱钟书所说的,米饭中的砂砾给人的那种不期待的痛苦。
第十三篇,西塞罗(古罗马)
西塞罗,一个失败者,最早提倡“共和”的政治家。
第十四篇,威尔逊的失败(年4月15日)
书读此处,我的情绪本来已经渐渐平复,但这最后的一篇,不禁又让我心情激荡,无比愤怒。因为这一篇写的是——巴黎和会。就是那个我国被出卖、被二次瓜分进而最终导致“五四运动”的“巴黎和会”。
文中的美国总统威尔逊,被描绘成为了世界和平、拯救全人类、维护新秩序,参加巴黎和会,说什么“利益的博弈不会凝聚人类,只会离间人类。”
文中甚至谄媚道“他,威尔逊,是另一个摩西,将迷途的各国带向新联盟的欢宴。”
知识垄断,粉饰历史的文人最是可憎。美国之所以在巴黎和会上主张相对温和地对待德国,是因为他在一战的军火贸易中大大获利,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而德国同样欠下美国巨额的债务!
英法肢解德国、无限的压榨赔款,其实是在挤压美国的蛋糕。所以他一定会以维护新秩序为名,安全回款。这是标准的放贷的银行家影响具体行业以避免坏账的操作,何来伟大?
可怜当时的中国懵懂着为其所惑,对美国寄于厚望,愚信着他所谓的新秩序,天真地以为能通过此会议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权益。事实上只要自己不够强大,即使上了台面也只是一盘菜而不可能是食客。
所以在日本取代德国在山东利益问题上,美英法并没有冲突。可怜可笑啊。想想那些愤慨的五四青年吧,他们是清醒的,再不自强,国将不国啊!
这个会议最终为德国保留了一分力量,但那力量是为了让德国去对抗列宁刚成立的布尔什维克。这些帝国主义的资本家们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嗅到了意识形态对于他们的威胁性了。嗯,现在回头看看,这一百年来,他们从来没变过。
还有,巴黎和会不会料到,他们对于德国的压榨,德国传导到国内的压力渐渐地塑造了一个人,一个曾在一战中得过铁十字勋章的大头兵——希特勒。
模糊历史,被粉饰的谎言是不可接受的。本书教育部列为六年级读物,本文提示对于历史还知之不多的孩子们,不要以此片面而形成不完善的认识或形成盲目崇拜的思想。希望你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