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垃圾分类,你累不累

发布时间:2023/6/8 21:48:57   

北京还没实施垃圾分类,据说明年1月份就将开始。

我现在倒垃圾还是一股脑的,剩菜、猫砂、快递纸盒,混杂在一起,抛出去完事。

尽管楼下的垃圾回收点,分门别类的垃圾桶是有的,但甚少有人站在那,仔细甄别,依类投放。

总有一天要分的,在分之前,先享受这种简单粗暴直接的自由,或许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我自诩是有素质的人,也是这么做的。我分了有啥用?别人不分,工人的工作量还是没有减少。

我不太有信心,等政策下达的那天,人们一夜之间环保意识便达成空前统一,惩罚机制、引导机制、宣教机制大概是规范人们行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那么在「规范期」,社会要付出的成本未必会比不实施垃圾分类带来的分拣成本要低。

接下来,就是持续多久的问题,「垃圾分类」一抓就灵,不抓呢?

都说好的习惯养成要一百天,但更多是对内的自我提升。譬如早睡早起,你坚持一百天,身体会出现肉眼可见的变好,这样的正向反馈是即时的、可见的。

但你坚持「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不是快速能从自身方面看到成效的,甚至环境的变化那也是以数十年计的。

人们缺乏源动力、驱动力,应该也是「垃圾分类」落地难的重要原因。

氛围的营造或许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人总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譬如,你去到日本的街道,你会把垃圾握在手里,走好远才能找到垃圾桶扔掉。干净、整洁的大街,你也不好意思吐口痰、丢个东西。

譬如,你去到欧洲,你在扔垃圾的时候,真的会大脑飞速运转,思考什么样的垃圾丢到什么样的桶里,因为身边的人都在这么做,你不由得规范自己。

具体到社会最细微的血管——社区,更讲究氛围的营造了。

好的社区,居民会自觉参与社会事务;好的社区,居民会自觉形成一种行为规范;好的社区,有一些自愿者在带着大家共同建设更美好的家园。

故而,「垃圾分类」,政策是剑,他警示人们不得逾越,示范效应是保持健康肌理的活力因子。

不妨看看知名的万科公益基金会是怎么做的。

先是攻心战。

我们通常会发现,孩子是我们约束行为规范的阈值。给孩子打个样,你怎么做,孩子有样学样,所以会格外注意。

万科公益基金会联合善无边公益委员会、未来网面向全国中小学开展了以「一千个分的理由」为主题的垃圾分类手抄报比赛活动。

这个手抄报活动,不仅是一种科普,更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总动员。有孩子的家庭都知道,孩子做类似创意作业,那就是忙活家长的。一家人群策群力,扑上去搞创作,「垃圾分类」的知识点自然而然的深入人心了。

在共青团的指导、帮助下,我相信这个活动的覆盖面是庞大的,理论上可以触达到中国大多数家庭,起码「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是达成了。

影响孩子,就是影响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家庭又组成了社会的基本面。除了这些,先行先试也必不可少。

万科公益基金会也发轫于社区废弃物管理。譬如,他们成立了8个「城市社区零废弃项目」实验点,已经在全国影响了1.3万人参与垃圾分类,发动了户家庭参与厨余堆肥,共分类处理厨余约15吨。

弃与用,是一体两面。仅就厨余垃圾来说,在我国生活垃圾中占比50%,厨余垃圾的再利用是一个更高阶的环保尝试。

在万科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青岛琳嘉尔幼儿园就做了一个厨余垃圾再利用的项目实验。

这所幼儿园平均每日产生约18KG新鲜厨余。他们现在是怎么做的呢?打造一个木箱子,把菜叶、果皮、果核这些厨余垃圾倒入其中,辅以菌粉等物,经过时间的发酵,就形成养分丰富的堆肥,他们在随后的育种实验中,居然成功培植出了可以食用的鸡毛菜。

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尝试,它依然可以通过孩子传导给每一个家庭。

当然,尽量不制造垃圾,甚至实现「零废弃生活」,可能是更好的途径。早在今年7月,万科集团就发起了「零废弃办公计划」。万科公益基金会把办公场景、学校场景、居民小区场景设置为开展「零废弃」的核心场景。譬如在企业办公中他们提倡3R原则:Reduce垃圾减量、Reuse物尽其用、Recycle分类回收,并把经验和成果向更多企业进行推广。

「垃圾分类」将全面铺开是一个不可逆的事实,对终究要去做并要做成的事,我们自身除了要提升自己的环保意识,我特别赞赏像万科公益基金会这样的社会力量加入其中,所谓的「公民社会」,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吧。

思考题:你在哪个城市?开始垃圾分类了吗?垃圾分类如何才能做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87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