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优势 >> 零的突破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入选市级
4月11日,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公示了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榜上有名。
据悉,神湾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神湾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一直处于空白状态。
为改变这种状态,神湾镇主动作为,加强对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相关资料搜集,最终选定禾虫文化作为突破口。经过多方努力,最终搜集到与禾虫相关古籍资料70多页,并多次凌晨到禾虫栖息地拍摄观察禾虫捕捞过程、采访相关传承人,经过精心组织整理和申报后,最终成功填补空白。
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是神湾镇百姓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劳动生活习惯而创造发明的传统技艺,诞生百年以来,一直得到活态传承。
神湾地区滩涂星布、水草丰茂、河涌纵横、稻田连片,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天文大潮沿西江上溯,西江水、山水与海水形成咸淡水交汇区。
禾虫即栖身于咸淡水交汇的滩涂、稻田或水草的表土层(砂质土)里,以腐烂的禾根、草根等植物为食,依靠天然繁殖产出,天气、潮汐和水质都会影响禾虫生长和成熟,水质稍有轻微污染都不能生存。因此,禾虫一直被视为生态环境的“风向标”。
禾虫的捕捞是一门非常讲究的“技术活”,一不小心就可能“爆浆”和错过最佳捕捞期;禾虫的烹饪更是讲究,要达到色、香、味俱全非常不易。当地农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探索发明了神湾禾虫的捕捞和烹饪技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禾虫文化传承。因此,神湾禾虫的捕捞与烹饪技艺,是神湾咸淡水交汇文化、农业文化、饮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最典型体现之一,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以神湾禾虫制成的传统菜式,风味独特,清香鲜美,嫩滑甘香,有滋阴壮阳、健脾暖身、祛湿等食疗功效。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百姓多有食用禾虫的习惯,《华夷花木鸟兽珍玩考》《星馀笔记》《广东新语》《粤风续》《岭南风物记》《岭南杂记》《岭南群雅》《本草纲目拾遗》等众多史料都有记载。
神湾农民在禾虫里加上姜、葱、蒜、油、盐、陈皮、蚝油等配料,蒸、炒、煲、炖、焗都可以制成味美可口的佳肴。其中,瓦缽烘烤禾虫和生炒禾虫是最传统的烹制方法。还可以腌成咸禾虫,晒成禾虫干、禾虫饼、制成禾虫酱等,各式禾虫菜肴令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不但本地群众喜爱,周边地区的广州、深圳、江门、珠海等地的食客,以及香港澳门的同胞,乃至海外华侨,都是其受众。
当前,神湾镇正在高位谋划“文化兴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传统特色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推进特色农产品关键要素、特色资源、优质品牌产业化发展,倾力打造“神湾优品”行政区品牌,探索一条富有神湾特色的镇街生态环境保护、农产品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之路。此次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疑将对神湾实现“文化兴镇”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一审:郑煜文、黄效
二审:孙健生
三审:马俊
作者:黄效
图片、视频来源:神湾镇宣传办
来源:神湾镇宣传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