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发展 >> 垃圾分类快把上海人逼疯了但温州这些地方
“你是什么垃圾?”
谁能想到,这直击灵魂深处的拷问,有一天竟成了上海朋友的日常。
这一切都源于即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该条例将垃圾主要分为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4类,个人如果混合投放垃圾最高可罚元,单位混装混运最高可罚5万元。
于是,最近的上海人不谈股票和房价,甚至连朋友也不谈,一门心思统统扑在垃圾上……
每天下楼扔垃圾前,他们都要看着一堆小龙虾壳、猪骨头、擤过鼻涕的纸巾、猫咪尿过的猫砂等等等等,扪心自问:这到底是什么垃圾?
而且据说这个问题的难度,不亚于高考数学。
事实上,垃圾分类与温州市民也并不遥远,温州将从8月1日起,实施《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然而,温州这些地方的人却很淡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那,已经实施好几年垃圾分类,大家已经习以为常。
个村完成垃圾分类处理
在我市乡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改革,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施。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今年5月,我市已累计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村个,覆盖率达63.5%。
瓯海区三垟街道万科留园推行智能垃圾分类,居民将自家的可回收垃圾投入分类箱,称重即可获得对应的积分,积分可以换取礼品,通过激励机制提高居民参与度,真正实现可回收物的智能回收、分类收集。
去年,永嘉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成效突出,被评为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优胜县(市、区)。在永嘉岩坦镇源头村,村民们把自家的垃圾拿到垃圾兑换点,分类投放后换取分值兑换相应礼品,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自垃圾兑换点设立以来,村民乱丢乱放垃圾的习惯有了明显改变,村庄环境卫生也有了极大改善。”源头村村委会主任陈小静说。
据了解,永嘉县已开展生活垃圾智能分类处理2个村,5%建制村建立垃圾兑换点,70%村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建立生态资源化利用中心20处,年产优质有机肥吨以上,垃圾减量约0吨。
永嘉县的这些试点尝试,也在我市各地推行。自年以来,我市相继出台《温州市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年)》、《关于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在各地试点的垃圾分类村,采取“两次四分法”,即农户一次分类,将生活垃圾分成“易腐”与“非易腐”分别投放到单独的户用垃圾筒;村保洁员二次分类,上门收集时,再分成“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保洁员利用两格式分类转运车定时上门收集,运送到垃圾处理点。对既“非易腐”、也不能回收的其他垃圾则统一密闭转运至县级处理点。对“易腐”的生活厨余垃圾,大多数采用微生物发酵快速成肥机器、太阳能沤肥房、简易沤肥池处理。目前,我市各地大多采取多村联建,建设垃圾处理终端。
今年,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已经被列入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同时也列为多项重点工作的指标。据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计划新增分类处理村个,垃圾分类覆盖面达到65%以上,并承接省级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村创建30个。
苍南中对口村
每月评出垃圾分类“红黑榜”
走进苍南县龙港镇中对口村,整洁的路面看不到明显的落地垃圾,35%以上的绿化覆盖率,让整座村庄犹如一个大花园。生态宜居的环境,和中对口村从年以来持续进行的生活垃圾分类密不可分。几年之后的今天,上至老者、下至幼童,都已经把垃圾分类作为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
中对口村的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分别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除“其他垃圾”统一运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外,另外两类垃圾在该村几乎做到了应收尽收。
村“两委”给每户发放黄色和绿色两个垃圾桶,绿色的用于存放厨余垃圾,而黄色的则用于存放其他垃圾。为了防止更多污染且便于收集,村“两委”还提议村民不使用塑料袋,而保洁员会在回收后,将垃圾桶清洗干净,让散发着难闻气味的厨余垃圾不再“抛头露面”。
从村民家中收集厨余垃圾只是第一步,该村建设了生态资源化利用中心购入专门设备,集中处理收集来的厨余垃圾,将其变废为宝。“处理完本村的厨余垃圾还有‘余力’,现在滨江村的厨余垃圾也委托我们处理。”村党支部书记陈开茂告诉记者,该中心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公斤厨余垃圾,目前本村每天产生大约公斤,生产的有机肥料正好满足全村农作物和村内绿化施肥的需要,为村里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为了及时清运垃圾,该村还聘请3名保洁员,购置电动垃圾清运小车,早晚两次对全村垃圾进行收集清运。同时,调动全村党员、老人文明劝导队、妇女(巾帼)义工队等力量,引导、规范垃圾分类。
在中对口村的高速桥下,记者看到了该村可回收垃圾的智能垃圾回收平台。村民家中如有玻璃、塑料、金属制品及书刊废纸、电池电板、电脑配件、数码产品等垃圾,都可以送到这里。为了提高村民的参与度,村里制定了“积分兑换制”。村里给每位村民发放一张积分卡,每积分可以抵用1元钱,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用品,凭机器生成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