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资源 >> 泥沙入手经抟埴,光色便与寻常殊浅谈中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它是用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作而成的器物。与陶器相区别,瓷器的特征为:瓷胎烧结后,质地细密,不吸水或吸水率甚低;胎呈白色,胎壁较薄者具有高透明度和一定的机械强度,击之铿锵有声;釉呈玻璃质层,透明、不吸水;烧成温度须在℃以上,把胎和釉烧成一体。
瓷器到底诞生于何时?这在学术界仍有争议。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瓷器产生于商代。但是,随着新的考古资料不断发现,瓷器产生的时间有可能会提前至夏代。
瓷器产生于制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中国,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年代距今约一万两千年至一万年左右。制陶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制陶工艺的不断进步,从而引发了制瓷业的出现:
一·制瓷原料方面
陶土的不断选择和加工,导致了制瓷原料的发现。新石器时期,陶土的选择和加工过程演变如下:
1.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原料就地取材,不作任何加工,成型方式为泥片贴筑法。
2.新石器时代中期:对制陶原料进行初步加工,出现了泥制陶和夹砂陶的区别,成型方式为泥条盘筑法。
3.新石器时代晚期:选择自然沉淀过的陶土,即河湖沉积土,成型方式多为泥条盘筑法,还出现了慢轮修整口沿。
4.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为加工明显,并发现新的原料(白陶原料和印纹硬陶原料,成分与瓷土相近);使用轮制法,器物胎体薄而规整。
二·窑炉构造方面
窑炉构造的不断改进,提高了窑温,为瓷胎的烧结创造了条件。新石器时代至商代,我国古代窑炉结构的演变大致如下:
1.新石器时代早期:露天平地堆烧或一次性泥制薄壳窑,窑温在℃左右。
2.新石器时代中期至夏代:横穴式直焰圆窑,窑温在-℃。
3.商代:北方为竖穴式直焰圆窑,窑温在-℃;南方为半倒焰式马蹄形窑和龙窑,窑温在℃左右。
三·高温钙釉方面
自然釉的启发及对陶衣工艺的借鉴,促进了高温钙釉的发明。自然釉是在高温烧造过程中,出现在一些器物表面、窑壁上的一层薄而发亮的玻璃相薄膜。器物上的自然釉被称为“爆汗釉”,窑壁上的自然釉被称为“窑汗”或“窑蜡”。这些自然釉多出现于器物向上的表面,如口沿、肩部等,很薄,光亮而不吸水。这些自然釉给予窑工们启发,以便他们将之应用于器物表面,使器物美观又实用。
陶衣出现得很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出土陶片上就有发现——在黑灰色的胎体表面有一层灰黄色的涂层。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彩陶上,陶衣更加盛行,大部分彩绘都是在白色陶衣上绘制而成的。这种陶衣的作用主要有两种:一是遮盖陶器表面的缺陷,使之变得平整、光滑;二是衬托彩绘纹样,使之更加鲜艳美观。
经过化验,白色陶衣中助溶剂的含量非常少,大约只有10%;夏商时期,黑釉涂层中助溶剂含量增长到15%,但与商周时期瓷器釉中助溶剂含量25%相比还是偏低。助溶剂越少,需要的烧造温度就越高,而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陶器烧造温度最高只有℃,夏商时期黑釉涂层的烧造温度虽然达到了℃左右,但由于助溶剂含量低,仍然不能被烧造成光亮的釉层。因此,白色陶衣和黑釉涂层不具备釉的本质,只具有釉的形式。这种情况说明,白色陶衣和黑油涂层不能在原料上为釉的发明提供直接的来源,但是它们在形式和工艺上,为釉的产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借鉴——釉料的粉碎、调和、涂施等工序与陶衣、涂层的工艺几乎一致。
自然釉启发了人们的思维,陶衣和涂层又提供了形式和工艺上的借鉴,那么釉是如何形成的呢?由上段对陶衣和涂层的分析可以看出,釉的形成有两个主要条件:即釉料的成分和烧造温度。成分是内因,烧造温度是外因,缺一不可。在窑炉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助溶剂含量“达标”釉料的发现是釉产生的关键。
通过对早期瓷器釉的化学组成分析发现,釉的成分与器物胎的成分比较接近,只是CaO的含量远高于胎。由此可以推断,釉中的CaO有可能是人为添加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出了降低原料熔点的方法,就是增加原料中助溶剂的含量。这种助溶剂的来源可能就是人们在烧窑过程中看到的植物染料的落灰,即草木灰——在当时的窑温下,落入草木灰后,坯体表面会形成光亮的自然釉。于是,人们将草木灰作为降低熔点的助溶剂。草木灰中除含钙最多以外,还有少量的钾、钠、锰等氧化物。把这样的混合物添加在釉料加工而成的细泥浆中,施于胎体表面,在℃左右的温度下被烧成光亮、不吸水的瓷釉。高温钙釉由此产生。
瓷器产生的小结:随着陶土的不断选择,人们发现了白陶和印纹硬陶这两种特殊的原料:这两种陶器的烧造不但促进了瓷土的发现,而且也为瓷器的产生,在胎料加工、成型、烧造等工艺技术方面打下了基础。陶窑构造的不断改进提高了窑温,高温对瓷胎的烧制具有直接作用,对釉的发明和使用亦具有促进作用。
从此,瓷器便在我国,也在整个世界上正式诞生了。由此可以看出,制陶工艺的进步是瓷器产生的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