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资源 >> 游记英吉利海峡外是悬崖峭壁和壮阔海景
夜晚,民宿房东Emmy开车到Dorchester火车站接我们,汽车行驶在万籁俱寂中,我们听见左手边窗外传来的海浪拍打声。时远时近,我意识到英吉利海峡就在咫尺之遥。片刻,Emmy似有感而发,对我们说了上面那句话。
1.85亿年是什么概念?在如今的英国西南部,1.85亿年见证了陆地和海水的此消彼长,见证了史前动物在此地繁衍生息,直至灭绝。海水淹没了沙漠,森林沼泽取代海洋,然后海平面再次上升……每一个新地貌的产生便伴随着旧物质的沉积。积沙累石,年复一年,形成了世界上最奇妙的自然景观之一——侏罗纪海岸线。
它仿佛一台录音机,几乎毫无间断地忠实记录下地球从2.5亿年前到万年前的地质变化:首先是形成于三叠纪沙漠地貌的红色砂岩,主要分布于东德文(EastDevon)的海岸;接下来是侏罗纪时期的灰黑色泥岩、黄色砂岩及金色石灰岩,这也是海岸线上分布最多最广的地质,在西多塞特(WestDorset)到韦茅斯-波特兰(Weymouth-Portland)这一段岸线均能见到,标志性景观就是天然拱门杜德尔门(DurdleDoor);诞生于白垩纪的则是由海洋古生物残骸集聚形成的白垩岩层,这种像被某种神秘力量刀削斧劈过的白色悬崖垂直探入大海,被视为大不列颠海岸的象征,它们主要集中于海岸线东段。
在人类和哺乳动物都尚未出现时,远古生命演变的一幕幕被凝固在了这段绵延多公里的海岸线上。行走其中,仿如正在穿越时空,而西起德文郡、东至多塞特郡的侏罗纪海岸同时遍布宁静优美的村庄小镇,为旅行者提供了远不止于地质观察的丰富体验。
第二天一早,当我们向Emmy询问附近哪里适合徒步时,她立刻推荐了位于多塞特郡的阿伯茨伯里(Abbotsbury)。半小时后,我们加入了当地三三两两的徒步队伍。与其说是徒步,不如说是在一座小山丘上沿着缓坡悠闲地散步,举目四望,皆是曲线起伏的丘陵,布满杂树林和乡间小道,不像海滨村庄,倒有点北部荒原与湖区田园的混合气质。
“在他身后,重山莽莽,阳光灿烂地照射在广阔田野上,使整个景物毫无遮掩地呈现眼前,一条条小路白晃晃,一排排树篱低矮盘结着,大气清澈无色。”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如此描写,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能找到故乡多塞特郡乡村的熟悉身影。
这是侏罗纪海岸线上最古老的村庄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多年前。镇上随处可见典型英式乡村特色的茅草屋顶石头房屋,这些农舍大多都被列为英国一级或二级保护建筑,许多房屋的建造石料来自都铎时期被损毁的修道院。修道院在阿伯茨伯里的历史上一度非常富有,根据威廉一世的《末日审判书》即土地调查清册记载,当时的修道院地产中就包括了8座庄园。这样的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亨利八世将修道院解散。
如今历史宗教建筑已所剩无几。在我们踏足的山丘之巅,孤立着幸免被毁的圣凯瑟琳教堂(St.Catherine’sChapel),这座建于14世纪的洗礼堂是阿伯茨伯里的制高点,曾是修道院修士们的朝圣和隐修之地,其得以保存的原因就是它可以作为海上来往船只的导航标志。并不高大的山丘也遮蔽了旅人望向大海的目光,然而当我们来到山顶,与教堂比肩而立,即可放眼尽览向波特兰蜿蜒伸展的英吉利海峡。
也只有在这样的高地俯瞰,才能将切瑟尔沙滩(ChesilBeach)的神奇之处尽收眼底。这条近30公里的狭长形海滩因处于海水和潟湖之间而成为侏罗纪海岸上一道独特的风景。Chesil来源于古英语‘cisel’,意为卵石滩。潮汐或海流作用将来自东德文海床的砂砾、卵石等沉积物不断向东推移、堆积到海岸上,据估计被海水带过来的悬崖碎石约有60万立方米。这段漫长的迁徙运动从最后一个冰河世纪开始,直到约-年前稳定下来,但依然在以每年最快15厘米的速度像陆地退去。
与汹涌大海相反的是教堂山脚下的潟湖,这里也是六百多只疣鼻天鹅的家:阿伯茨伯里天鹅饲养基地(AbbotsburySwannery)。年前,本笃会教士建造此处,但饲养天鹅的目的是将其烹饪为奢靡筵席上的一道大餐。年后,天鹅成了这里的重点保护对象。作为全球唯一的疣鼻天鹅人工饲养基地,毫不避忌游客与鹅们的近距离接触。我们随着大摇大摆的天鹅穿过花园来到它们群聚的水泽,芦苇簌簌作响,天鹅凫水引吭。
如此宁静又如此危险。大自然不吝于展示它可以造就或摧毁一切的力量,我毫不怀疑数万年后这条沙滩会分崩离析,海水与潟湖连为一体,再次回归到最初的状态。
11岁的少年Danny被发现死在海滩上,其背后是高耸陡峭的金色悬崖,人们怀疑他是跌落至此。英剧《小镇疑云》的故事便在这个叫Broadchurch的小镇展开。自此后,Broadchurch的取景地西湾(WestBay)便成了剧迷的热门打卡地,而最受追捧的无疑正是那个海滩背后的东崖(EastCliff),不仅因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登场,更因为它是侏罗纪海岸上最壮美的地质奇迹之一。
历经数千年海平面下降,暴露出这段粗粝石壁,为人们重构了1.75亿年前侏罗纪早期地质形成的缩影:据测算,每一米岩石需要2万年才能沉积下来,这段43米高的悬崖是地球耗费了86万年的巨大工程。侏罗纪时期的岩石也十分适合用作建筑材料,原始岩层孔洞大容易渗水,但经过海生物遗骸的溶解和碳酸钙物质的沉积,就逐渐形成了高密度、坚硬的砂岩。
东崖以西最是为热闹。现实里的西湾哪还有剧中充满不安的影子。夏天的西湾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热爱深海钓鱼和日光浴的英国人纷至沓来。还未到海滩,和阿伯茨伯里截然不同的度假气息便扑面而来,活色生香。而就在19世纪末之前,西湾一直都只是布里德波特(Bridport)的港口,出口该小镇赖以生存的制绳和织网业产品。直到铁路延伸过来,英国大西部铁路(GWR)打算将其改造成海滨度假胜地,这个小渔村才正式被命名为西湾。
码头西面一条通向高地的徒步道,这是全长公里的西南海岸徒步线(SouthWestCoastPath)中较为温和平缓的一段,绕行一圈约7公里,两三小时便能走完。我们在最靠近海岸的步道上,野花盛开的草坡和波光粼粼的海水总是一再挽留,叫我们别向丛生的树林走去。沿着脚下的路一直向正前方,不要在任何一个岔口拐弯,前行3、4公里后便可看见金冠山(GoldenCap)。这段悬崖上部是形成于白垩纪中期的金色岩层,下面大部分灰黑色岩层则来自侏罗纪早期,就像戴了一顶金色的帽子,其名字便来源于这个形象。米的海拔已可让它在侏罗纪海岸傲视群雄,成为英国西南部的最高点。然而这个不起眼的高度在深不可测的英吉利海峡前并不显得滑稽可笑,相反足以令人畏惧。
不信的话,你且站在悬崖之巅,看眼前景色是否能给予莎士比亚《李尔王》中那般的冲击:
“澎湃的浪涛
冲击着无数的乱石子,
呼呼作响,
这么高就听不见了。
我不看下去了,
生怕头晕眼花了,人就一下子
直栽了下去。“
尽管海岸线的徒步道串起了各村镇的连接,但我们还是选择了更快捷的公交车来到下一站:莱姆里杰斯(LymeRegis)。这是一座诞生于8世纪的古老小镇,它看似和其他的海边小镇没有什么区别:蔚蓝大海、白色房子、阳光与沙滩,但科学与文学的光芒在这里熠熠生辉。
想象一下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和父母在莱姆里杰斯小住的简·奥斯汀在某个寻常的日子去海滨浴场,与她擦肩而过的是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去悬崖边寻找化石以维持生计的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MaryAnning)。
简·奥斯汀来过两次莱姆里杰斯,她生前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就有对莱姆里杰斯景色的如实描绘。太阳底下无甚新事的莱姆里杰斯基本一直维持着原貌,简·奥斯汀所写的“几乎笔直通到海滨的主街以及通往码头的小路”,如今看来依然可以原封不动地套用。
不过还是玛丽·安宁一系列的中生代爬行类动物化石发现让莱姆里杰斯名声大噪。这其中包括了世界上第一具鱼龙化石、第一具完整的蛇颈龙化石以及第一具翼龙化石,震惊了当时男性当道的古生物学界。这些标本现在都成为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珍贵展品。
在乔治王时代,收集化石是上流社会的一大风尚,便催生了化石猎人这个行当。侏罗纪海岸上经常可见像玛丽·安宁和她父亲一样的化石猎人,他们冒着被落石击中或海浪卷走的危险,小心翼翼地敲打那些有可能包裹了史前生命的石块,再进行清理和分类,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虽然“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名头在玛丽·安宁去世多年后都因为女性身份而未得到科学界认可,但她的地质贡献和传奇一生还是吸引了许多人前往莱姆里杰斯。
莱姆里杰斯曾被BBC旅游杂志《CountryfileMagazine》评选为英国最佳化石搜集得,最容易发现的是菊石和箭石。由于海岸侵蚀,人们常能在沙滩上找到化石。有时一场暴风雨袭来,岩层表面剥落,这之后是寻找化石的最佳时机。莱姆湾是侏罗纪海岸上较为安全的化石搜寻地,所以当地博物馆也特地开辟了“化石漫步”活动,由专业的向导带领游客寻找化石。
两百多年过去,海岸边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延续至今,研究者、被好奇驱使的游客、化石爱好者们追随着玛丽·安宁的脚步而来,也许下一个伟大的地质发现就在他们中间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