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重温康熙王朝才懂容妃犯了错,康熙罚她

发布时间:2023/3/8 16:51:27   

容妃死了,她埋身在一堆肮脏不堪的马桶里。入宫至今,她陪伴了康熙整整二十七年。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淹没在了充满恶臭的屎尿气息中。

此时的乾清宫千叟宴上,康熙正在举杯欢庆,他历数了自己作为一代明君的骄傲,斗鳌拜、战三藩、收台湾,御驾亲征蒙古草原......自炎黄二帝至今,他是在位时间最长、养育子孙最多的千古一帝。

如此丰功伟绩,康熙除了感恩天地、敬颂苍穹,他还感谢了很多人,孝庄太后、顺治皇帝,甚至还包括吴三桂、葛尔丹等生平劲敌.....

对于容妃,康熙其实早就想到了,然而他却只字未提。当魏东亭说场中好像少了一个人时,他叹了一口气,淡淡地说:东亭啊,不要再让朕伤心了。

听到容妃去世的消息,康熙急匆匆地赶了过去。看到昔日的爱人,此时已经静静地躺在了床上,他瞬间苍老了许多。那份豪情壮志不见了踪影,原本的怨恨也早已烟消云散,他的心中只剩深深的愧疚。

他传下旨意:凡是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一个不留!这句话平静似水,却藏着一股让人战栗的寒意。

当康熙步履蹒跚地走进陵宫时,躺在棺材里的容妃,已经重新打扮成了昔日皇贵妃的模样,依旧是那么的典雅尊贵、温婉可亲。

对于康熙而言,他已经很多年没尝到过流泪的感觉了。祖母孝庄去世与爱女蓝齐儿远嫁蒙古时,他都没有落泪。然而此时,不知不觉间,已是老泪纵横....

他紧紧地扶着棺材边,咬紧了牙关,才平复了那种悲伤的情绪,用一种尽可能平和的语气说道:

容妃听旨,朕册封你为孝慈仁皇后,从今日起,你与朕千古相随了。

因为孝庄临终前的一句话,容妃从高高在上的皇贵妃,沦落到整日刷马桶的低贱奴才,最终惨死在一堆马桶里。这样的结局,容妃固然痛不欲生,康熙却也伤心不已。

从这场悲剧的表面来看,孝庄是因,康熙是果,容妃是最大的受害者。然而仔细想一想,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却是容妃那柔善的性格以及不懂变通的固执,还有那颗被伤感遮蔽了理智的多情女人心。

容妃性格柔善,作为康熙最贴心的妃子,却总是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后宫三千佳丽,然而康熙最喜欢去的,却是容妃的寝宫。在别人看来,容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其实倒不如说,是无世无争的她,所带给康熙的那份放松与温馨。

康熙身边的妃子,大多都是精明的角色,就算脑子不太灵光的,却总少不了邀宠上位的心,游走其中,康熙可谓疲于应对、身心皆累。

然而容妃却是一个特例,她知书达礼、善解人意,却与世无争,从不争名夺利。在康熙看来,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闲时可做解语花,忙时可为舒卷云。

在她的身边,康熙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压力,甚至可以睡一个好觉。

清廷铁律:后宫不可干政。但对于容妃而言,康熙却根本不在乎。每次遇到难以抉择的政务难题,他总会直言询问容妃的建议。虽然她只是谈谈的只言片语,然而却总会迎刃而解,为康熙节省了很多心力。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万千宠爱于一身,即是万千祸端于一体。容妃的独得恩宠,必然会引起有心人觊觎与利用。然而容妃的处理方式,却总是显得有点不那么聪明。

为了争取皇位,大阿哥胤禔总是向容妃打听康熙的行踪与心情,容妃十分反感,却不忍拒绝。直到康熙有所察觉,她才含蓄地跟胤禔说:

大阿哥,容妃想求你一件事儿,别再向我打听皇上了,好吗?

如果说在处理大阿哥的问题上,容妃表现出了优柔寡断、当断不断的性格,那么还有一件事,则更加说明了她善心下暗藏的软弱与幼稚。

都说皇帝富有四海,但对康熙而言,他的兜里却很缺钱。办学兴教、治河赈灾、迁界禁海..等种种事项,至少需要百万两以上的银子。

眼见康熙犯难,善解人意的容妃想出了“缩减宫中用度”的主意。这是一件好事,如果容妃第一时间禀报康熙,在皇上的旨意下,绝对可以收到非常良好的效果。然而总是顾虑他人想法的容妃,却先找到了同为皇贵妃的慧妃商议。

慧妃是个精明的角色,她知道一旦执行此事,需要重新制定后宫众人的吃喝穿衣标准,表面上来看,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然而实际上,却是一个掌管分配大权、收买人心的好机会。

得知容妃并未将此事汇报康熙后,慧妃就打起了歪主意。她早就盯上了皇后的位置,眼见肥肉送到嘴边,她自然不肯放过。于是她当场答应下来,而她所要的条件,便是成为此事的主事人。

对于容妃而言,她只想尽快促成此事,至于争权夺利这种事,她根本不会放在心上。眼见慧妃同意,她已经心满意足。至于此事由谁来主事,她没有去想,也根本不在乎。

在禀报康熙时,容妃将功劳全部让给了慧妃。对于此事,康熙一百个答应,但对慧妃主持的意见,康熙其实有点犹豫。他心里明白,能够真正有心能够提出这事的,只有容妃。至于她让位慧妃的原因,康熙也能猜个大概。为了容妃的一片心意,他勉强点头答应下来。

然而事情的结果,却出乎了康熙与容妃的预料。由于慧妃肆意妄为地收买人心,此事执行之后,后宫的花费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还多了几千两银子。

本来好好的一件事,因为容妃软弱而幼稚的性格,反而变成了一件坏事。虽然慧妃才是事情失败的罪魁祸首,但在康熙看来,这件事因容妃而起,也因她的推荐而误事,不仅没有节省银子,反而让慧妃成为了后宫中的准皇后。因此康熙把一腔怒火全都烧到了容妃的身上,把她狠狠地训了一顿。

佛教有云:菩萨低眉,金刚怒目。金刚常常嫉恶如仇、怒目而视,以震慑邪魔;菩萨往往端正祥和、垂头低眉,以摄护众生,这两种佛像截然不同的形态,恰恰代表了两种处世之道,暗含着人行于世的智慧

女人可善不可弱,可柔亦可刚。然而对于容妃而言,她却只占了善与弱二字,水不平则倾,船不平则覆,这样的性格,就直接导致了她被人利用的下场。

如果说善良与柔弱只会让容妃受伤,那么性格中的盲从与固执,则导致了她最悲惨的下场。

容妃性格盲从而固执,为了执行孝庄的懿旨,她遭遇了灭顶之灾。

对于太皇太后孝庄,宫中的其他人是尊重,而容妃却是敬重。一字不同,相差千里,尊者,考虑的是孝庄的身份与地位;而敬者,则是真心把孝庄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与长辈。

孝庄非常认可容妃,曾经当面说过容妃的三大优点:一是贤惠;而是绵里藏针,含而不露;三是知书达礼。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在被人评价时,最怕两种情况,一是不虞之誉;二是求全之毁。第一种情况的意思是:意料不到的赞扬;第二种情况则指的是:过于苛求的诋毁。

孝庄人老成精,眼光早已炉火纯青。不得不说,她成功总结出了容妃性格中的优点,然而对她的缺点,却是只字未提。

之所以如此,孝庄其实有着特殊的苦衷。孙子康熙是一国之君,政务繁忙,在风口浪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不释放,后果无法想象。

当年她的儿子顺治,就是因为从小生长在皇宫这种尔虞吾诈的地方,从而失去了自我,在精神支柱董鄂妃去世之后,直接丧失了活下去的动力,最终落了个出家为僧的下场。

为了避免儿子的悲剧,在孙子身上重演。孝庄一直努力地给康熙营造一个家庭的氛围。康熙小的时候,她让苏麻喇姑当他姐姐,让他享受了一种弟弟被照顾的感觉;如今的康熙已经长大,他需要的是一个贴心的妻子与温馨的家庭。于是,孝庄就把这一重担压在了容妃的身上。

听到孝庄对自己的评价,容妃既感动又胆怯。感动的是老祖宗对自己的认可;胆怯的是那份责任感来临时的不安。复杂心态之下,容妃把孝庄当成了唯一可以依靠的人,相信只要有她在,天就不会塌,地也不会陷。在她看来,孝庄的意志,是不容违背与亵渎的。

对于一个老人而言,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骨肉相残。

孝庄临终前,康熙恰好御驾亲征葛尔丹,她身边的唯一可以信赖的,只有容妃一个人。

面对死亡的压迫,此时的孝庄已经处于有些糊涂的状态,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精明,心里念念不忘的,只剩子孙后代的安宁与和睦。于是她给容妃留下了一道“阻止康熙废太子”的懿旨。

如果是清醒状态的孝庄,她绝对不会对容妃下达这样的旨意。太子废立,为一国之本,绝对不是一个嫔妃所能插嘴的,更何况是这种逆龙鳞的举动。

此时的容妃有点慌了,她清楚康熙的脾气,知道这件事情绝对不是自己所能掺和的。但对于她而言,孝庄的懿旨大于天,于是她含着泪问道:皇上要是不听臣妾的怎么办?

他不听你的,你不干,你和他理论,就说这是我的懿旨。

很明显,临终前的孝庄,已经不再是那个深谙帝王心思的清宫老祖宗,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放不下儿孙的老妇人。她对容妃说的这句话,只是带有一丝不甘心的执念而已。

如果换成别人,可能也就是当面点头答应,事后自然是量力而为。然而容妃却不同,她是真的当真了。

孝庄死后不久,康熙隆重举行了祭天大礼,宣读了废除太子的诏书。就在现场一片静寂之时,容妃却直接冲了出来,她态度坚决,说老祖宗临终有懿旨,不能废太子,请康熙收回成命。

康熙感觉自己被打脸了,而且还是当着列位天地神佛、诸位王公大臣的面,他厉声喝止,然而容妃却依旧固执地坚持。

康熙震怒了,他那张九五之尊的颜面,被自己的女人给摁在地上摩擦。于是,他一巴掌狠狠地打在了容妃的脸上。

这一记耳光,把容妃由高高的云端,直接打落了凡尘。原本是皇贵妃的她,被降为了低级的常在,而且自此不能踏出宫门半步。

一个人的情商高低,最重要的变现,便是能否理性的控制自己的冲动与脾气。在康熙开始宣读诏书的瞬间,容妃就已经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一是不该盲从孝庄的懿旨;二是不该当众顶撞康熙;三是不该固执的坚持。由此可见,容妃的性格其实并不成熟,甚至还有点幼稚与糊涂。

如果说保太子一事,容妃是身不由己之下的冲动。那么私下放走红玉的行为,就是一个被伤感控制、同情心泛滥,不带一点理性色彩的小女人。

容妃性格容易被情绪控制,她私下放走红玉,彻底触怒了康熙。

容妃的感情上,曾经受过很重的伤,这道伤疤,正是她与康熙的唯一女儿蓝齐儿。

蓝齐儿活泼靓丽,乖巧可爱,是康熙最喜欢的女儿。在她十六岁时,偶然之下被蒙古部落大汗葛尔丹看中。在葛尔丹的武力要挟之下,无奈的康熙只得把蓝齐儿嫁给了他。自此,这个如花似玉的格格,就变成了草原狼的王妃。

毫无疑问,蓝齐儿远嫁,受到打击最大的自然就是容妃。身为一个母亲,她不忍心女儿那如花的容颜,去承受塞北草原的酷寒与砂砾;更不愿那娇嫩的身子,去忍受草原饿狼的摧残与蹂躏。但她除了夜夜流泪,却没有任何办法帮到自己的女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伤感看似已被磨平,但随着一个怀孕女人的到来,让那道伤疤再次崩裂开来。

这个女人名叫红玉,身份很特殊,她的父亲是康熙的死敌,假冒朱三太子造反的杨起隆。而她肚子里的孩子,则是康熙前任太子胤礽的骨肉。

这是一个苦命的姑娘,自小跟着乱党父亲四处流浪。父亲被杀后,因生的貌美,她又被有心人送进了太子府。结果刚怀上太子的骨肉,胤礽却又被废,之后她就落到了康熙的手里。按照她的身世,康熙自然不会放过她,但她肚子里的孩子,毕竟是皇家骨肉。

容妃被降为答应以后,常年居住在孝庄的寝宫,照顾她生前留下的花花草草,可以说是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诗。康熙时不时的常来探望,两人说话谈心,跟她当贵妃时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康熙把红玉交给了容妃照顾,这么做其实也是用心良苦。在康熙看来,太子被废以后,已经没有人愿意靠近他,而容妃却是个例外,有她在,红玉一定会顺利地生下孩子。

然而康熙万万没想到,他再次忽略了容妃性格中悲天悯人的一面。

看着这个跟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孩,容妃心中的伤疤再次崩裂了。红玉的凄惨处境,让她悲从心来,自己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连狼长什么模样都没见过,现在却嫁给了一匹凶狠的草原狼。物伤其类、触景生情,那种无法抗拒的伤感控制了容妃的情绪,她的心软了。

红玉啊,我帮不了你什么,但这个花园的尽头,有一个小角门,出了这个小门,便是人间。记住容娘娘一句话,永远永远、世世代代,不要进皇宫。

红玉逃出了皇宫,为了不让康熙得到腹中的孩子,她选择了自尽。听到这个消息,康熙很生气,在他看来,皇家的血脉很重要,容妃再次让自己失望了。他找到容妃,问了她一个问题。

你是不是觉得,朕为君太狠,为父又太无情了呢?

很明显,这是一句诛心之问!康熙平静的表情下,暗藏的怒火,就像一桶快要爆炸的火药。这桶火药能否被点燃,这将取决于容妃的回答。

是!皇上,贱妾宁愿您不高兴,也不敢欺君。您疑心太重,杀伐太狠,致使骨肉相残。

容妃的回答不仅点燃了火药,还再次泼了一桶汽油。所谓杀人诛心,在康熙看来,自己的尊严被容妃践踏的一点也不剩,他彻底震怒了。

容妃被剥夺了所有的尊荣称号,发配宗人府为奴。所谓墙倒众人推,早就忌恨她的慧妃,命令小太监,给她安排了洗马桶的差事。

自此,皇宫中一切的屎尿全归容妃清洗。她日夜不停的刷着,然而一车车的马桶却不停的送来,周而复始,从来没有停止的那一天,因为人性中的肮脏,是永远消除不尽的。终于不堪重负的容妃,迎接了她被马桶砸死的结局。

写在最后:

容妃刷马桶的遭遇,身为紫禁城五九至尊的康熙,肯定是知道的,不过他却仍旧不管不问。这是一种恶毒的复仇心理,在康熙看来,容妃辜负了自己,伤害了自己,她的下场,不过只是咎由自取。

有首歌曾经唱过:爱恨只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康熙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有的怨气,不过只是帝王颜面受损之后的下意识反击。从内心而言,他是放不下容妃的,在女儿蓝齐儿生日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给容妃送一碗寿面。

爱与恨其实只有一线之隔。康熙深爱着容妃,然而当他感觉自己被爱的人伤害了,那么这份深爱,就原地变成了深恨。对一个男人而言,这份恨,是不共戴天的,是可以毁天灭地的。当然,等清醒之后,这份恨带来的后果,也会让他悔不当初。

回顾容妃的一生,她本质上,是一个温婉如水的贤惠女人,性格中的缺陷,让她处处受挫。

当然,本性中的温柔,让容妃虽有怨但却无悔,她一直在等待康熙的原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她至死也没有等到这一刻的到来。

性格决定命运,情商决定成败。拥有一手好牌的容妃,却把自己的人生打得稀巴烂,不得不让人感叹唏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