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河蚬养殖技术,从选水源到混养鱼虾,科学规

发布时间:2023/5/2 23:08:26   

河蚬,俗称“蜊仔”,它是一种生栖于河川中的双枚贝类。以往在大小溪流或灌溉水沟中均可找到它,是早期农村居民肉食的来源之一,这些年来由于工商业的发达、污染日趋严重,河蚬也就逐渐从河沟中消失。由于蚬肉的营养价值被评价甚高,被国人认为是一种健康的水产品,所以食用者多,天然产的河蚬已供不应求,因此养河蚬者也就因应而生。

早期是以天然河川或湖潭为河蚬场的,利用天然水域中的微小藻类及浮游生物为饵料,虽然可以节省成本,但是这种方式常受天灾人祸的影响,效果欠佳,所以就改用池塘密集养殖。如在能冒出地下水的砂土壤,凭借活水充盈,可利用冲刷式生长,培育出无臭泥味、高净度。

品相良好的高级蚬,这种特别受人追捧,售价比一般鱼虾蟹佳,利润相当优厚,变成今日不景气下之宠儿,一般养殖业者对于饵料藻水的培养知识不足,有时因培养藻水施肥不当,造成蚬壳黑化的现象,以及水藻的养分白白流失,未加妥善规划利用等问题,有待今后加以改善,以达到永续经营。

河蚬黑壳化系由水中铁质与底泥中所发生之H2S,产生黑色Fe2S3,而染于壳表所致。

河蚬场之选择

河蚬是属于一种潜砂性的双枚贝类,善于潜入细砂或软泥中,而伸出其出入水管于表层滤取浮游生物生活,在河蚬栖息环境中,常由于有机物之沉积,而产生硫化氢,导致黑壳化而影响产品之品质,其严重性以软泥最为严重,其次为细泥砂。

因此,开辟河蚬养殖场,须以细河砂质者为佳。所以,河蚬养殖场之选择条件须以河砂质或80%以上河砂,而20%为细泥砂,又须水源充足无污染处,为开辟养殖场之最佳场所。

养殖场之规划

作为近年来的新兴农殖业,在技术层面上,比起养鱼虾来,落差甚大;简言之,养河蚬目前可以说是尚处于粗放阶段,对于各项技术之提升,有待加强之处。

河蚬的食性与鱼虾类不同,其专以滤取水中之微小浮游生物为饵料,浮游性植物是以微小藻类为主,而浮游性动物则以轮虫、纤毛虫类为主,因此这些饵料生物之多寡是决定河蚬生长与否,无论如何,在河蚬养殖旁必须设立一个藻水池,以培养一些微小藻类,供应给养殖池中之河蚬饵料,藻水池中的大小依个人场地面积大小而定,一般藻水池与养殖场的比例是1:1至1:5之间较为经济。

养殖方法以往均以河川或者湖潭为场地,并利用水域中之浮游动物为食,虽然这在管理上甚为方便,但是其所受到外在因素影响甚大,效果欠佳,因此,池塘养殖也是近十余年来之事。然而,池塘养殖是采密集养殖,所以池塘中所自然产生的饵料藻类是不足供应池蚬的需求,因此业者得须设立藻水培养池,以培养饵料藻类供池蚬加餐食用。

经济性方面:

目前水产养殖动物之收益以双枚贝类为最佳,因双枚贝类的养殖管理简便,成本相对低且病变比鱼虾类少,产量高、价格稳定、利润优厚。

草虾养殖一向是农户认为利润最为优厚的动物,可是还比不上河蚬,何况养草虾养殖的困难度及技术性比养河蚬高出甚多。故小编在此厚颜向各位农友推介这个项目,能略助绵薄之力最好,不行大伙也就算看个乐,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3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