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论文精选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

发布时间:2022/4/24 11:59:49   

《农业工程学报》年第38卷第1期刊载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花可可、张睿、王童语、郭志彬与王道中的论文——“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该研究由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号:MD)等资助。

引文信息:花可可,张睿,王童语,郭志彬,王道中.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38(1):80-88.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对有机肥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依托33a的长期试验,分析常规施肥(MF)、化肥+低量小麦秸秆(MFL)、化肥+高量小麦秸秆(MFH)、化肥+猪粪(MFP)和化肥+牛粪(MFC)等施肥方式对土壤剖面(0~60cm)理化性质、微生物性状、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和可溶性无机碳(DissolvedInorganicCarbon,DIC)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探寻可持续的有机肥利用方式。

结果与结论:

结果表明,长期增施有机肥后0~60cm剖面各土层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均有不同程度提升,而对土壤全氮、容重和pH值的影响主要发生在0~20cm表层。与MF处理相比,增施有机肥后0~20和20~40cm土层DOC含量均有显著(P0.05)提高,而对40~60cm土层无显著影响。相对而言,0~60cm各土层DIC的含量均有显著提升。长期增施有机肥后0~60cm各土层DOC的UV吸收值和芳香性指数分别较MF处理均有显著提高,其中以MFC处理最为显著,0~20、20~40和40~60cm土层DOC的芳香性指数分别提高71.2%、.3%和38.1%,这说明长期增施有机肥后土壤剖面DOC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芳香化合物含量提高,化合物结构变得更加复杂。逐步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土壤剖面DOC和DIC分布主要受pH值和微生物量碳的共同影响,且pH值的影响强度大于微生物量碳,而土壤剖面DOC化学结构受微生物量碳的影响。总体而言,外源有机物料投入的类型和数量是影响土壤剖面可溶性碳分布的重要措施,长期增施农家肥的碳淋失风险高于秸秆还田。

本文由丨《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丨精编发布

欢迎留言、分享、点赞

转载、投稿、咨询

邮箱:tcsae

tcsae.org

今日推荐《农业工程学报》“绿色植保与减量增效施药技术”专题征稿启事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东北玉米上的长期综合效应秸秆或粉煤灰添加对砂姜黑土持水性及小麦抗干旱胁迫的影响长期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胀缩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