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三峡水库建成16年,水库淤沙20亿吨,我

发布时间:2024/9/1 13:34:25   

中国是砂石的资源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每年用于公路、桥梁、建筑等基建项目的砂石骨料超过亿吨。在我国,砂石骨料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采天然的砂石资源,比如:河砂、湖砂、海砂,二是利用机械设备人造机制砂,但任何一种方式都难解砂石资源紧缺的问题。

我国水利专家建议,长江的上游蕴藏着丰富的砂石资源,水库淤沙储量可观,开展水库清淤能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据测算,长江上游的水库淤沙量至少以2亿吨/年的速度增加,既然如此,我国天然河砂、湖砂的价格为何还是居高不下?我国为何还需要成本高昂的机制砂呢?

长江天然砂和机制砂的区别

长江是中国水资源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达亿m3,占全国径流总量的36%。丰富的水力资源也造就了优质的天然砂,其优点为普通的机制砂所难以企及。

首先,长江的砂石具有天然的属性,依靠自然动力不断生成,生产成本更低。长江的泥沙主产区集中在上游,正好处于第一、二阶梯的过渡带,水流动能强劲,对两岸地貌产生了强烈的切割作用,深厚的黄土层为面蚀和沟蚀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长江上游多崇山峻岭,山高谷深,页岩、砂岩等脆弱性岩石容易引发崩山、滑坡、垮岩等现象,为泥沙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品质方面,长江的天然砂具有无可挑剔的性能,碎石经过水流的搬运、摩擦以及冲刷,表面清洁、光滑且圆润,减少了水和凝胶材料的包封用量。天然砂还有盐分低、酸碱性适宜的优势,作为混凝土骨料不易产生氯盐反应,安全性能优异。

相比之下,机制砂的生产则需要专业的研磨设备,能耗大,成本高,生产出的砂石还要符合一定的尺寸,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性能。和天然砂相比,机制砂颗粒表面粗糙,棱角多,硬度略低,达到相同的工作效价所消耗的水泥浆用量更多。

相较于天然砂,机制砂的品质有一定的劣势,后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低于0.mm的黏土粉或石粉,二者的含量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品质。以黏土粉为例,该矿物具有高吸水性的特点,尺寸小于0.mm的黏土粉具有高表面比,体积不稳定,吸水膨胀,干燥则收缩。因此,当骨料中掺入大量的黏土粉时,混凝土的强度、收缩性、蠕变性、抗渗性、抗冻溶性和耐磨性能容易受不利影响。所以我国在《建设用砂》GB/T-中规定用亚甲基蓝检测黏土粉的含量,其MB值一般要小于1.4。

由于明显的品质差异,天然砂的市价也比机制砂更高。例如:年9月湖北全省的天然中粗砂平均价格高达.13元/吨,而机制砂的均价只有94.51元/吨。天然砂利润更高,在业内享有“水下软黄金”的美誉,长江流域的优质河砂自然也就成了紧俏资源。

长江的砂石资源有多丰富?三峡水库建成16年,水库淤沙20亿吨

和黄河“一碗水,半碗沙”的形象相比,长江给人的印象是一条清水河流,泥沙含量不高,以三峡水库为代表的水利枢纽始终未将排水排沙作为主要的运用目标。

可能出乎大家的意料,从泥沙输送量来看,长江曾是国内最大的泥沙产区之一。~年的水文资料显示,长江出口控制站大通站的多年输沙量高达4.7亿吨,宜昌站的多年来沙量也高达5.3亿吨,其中大部分泥沙来自于长江上游。

当时的长江颇有“浊浪排空”的气势,泥沙输移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泥沙输移比值小,一般在0.10~0.51之间,二是产沙河段集中,尤其以金沙江的下游和嘉陵江的上游为重点。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长江上游的宜昌三斗坪坝址修建三峡大坝,年全面完工,长江上游的输沙量开始有所降低,但这也导致三峡水库成了长江最大的“泥沙储藏库”。

三峡水库建成16年来,泥沙淤积量的变化一直深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7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