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资源 >> 现在沙子这么贵,为什么不利用黄河水里包含
在英国著名杂志《自然》中,曾发文称全球每年会用到亿吨到亿吨河砂,主要用于建筑、水泥、玻璃及电子产品等,这个用量已经超过了河砂的自然生长率。
可以说全世界河砂用量消耗过快。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河砂已经不够用了,而且价格也在上涨,但此“砂”非彼“沙”。
价格比较贵的是指“砂”,与“沙”读音相同,但性质差别特别大,“砂”是指具有一定质量标准的建筑材料,也被称为河砂,而“沙”主要是指细小颗粒,不具备建筑材料性质。
根据报道,我国河砂的价格也由两年前的30元/吨涨到了现在元/吨,因此也有人将河砂比喻成了“软黄金”。
说到这里,有人就问了,在我国的黄河流域每年都会有数亿吨沙子冲入大海,占到全世界每年沙子用量的5%左右,为什么不去利用黄河水里面包含的大量沙子呢?
黄河泥沙。
其实主要原因就在于黄河中的沙子并非单纯的沙子,黄河中的沙子指细小颗粒,不具备建筑材料性质,准确上来说黄河的沙子根本就不能称之为“沙”,前面还要加一个“泥”字,而黄河淤积也是指泥沙,且泥的含量要远高于沙,这也是黄河水特别黄、特别浑浊的原因。
众所周知,黄河位于我国北方,其全长达到了公里,是中国的第二长河,由于黄河流经地域特殊,沿岸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所以大量的泥沙就会被河水裹挟,进入中下游地区,大约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黄河下游形成了广阔的黄河中下游平原。
而大部分河道中也因此堆积了大量的泥沙,从而导致河床的高度不断升高,一旦出现溃堤的状况,将会对城市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因此,黄河的泥沙淤积一直以来都算得上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堤都是因为泥沙淤积。
我国目前的沙子用量消耗过快。
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建筑面积每年都在以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长着,新建房屋已经占到了全球50%的量。
但建筑的发展,也造成不小的物资消耗,就像我国的钢筋以及混凝土的用量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数据显示,每年的用量占到了世界的40%左右,而我国的几大钢铁集团和水泥厂家常年都是在超负荷的运转。
然而除了钢筋和水泥之外外,河砂和碎石的用量也是不少,我国每年用在建筑上的沙子大约在亿吨以上,拿三峡的建设来说,光混凝土就用了万立方米,而我国每年用在建筑上的沙子比三峡的用量还要多万方以上。
可以说河砂现在是供不应求的地步,随着河砂的过度消耗,自然河砂的价格也要比早几年前贵的多。
黄河中的沙子为什么不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第一,黄河中的沙子,和建筑用的沙子还是有很大的区别,非常细腻。
沙子本身也分为粗沙和细沙,其中粗沙是根据实物状态大部分用于建筑,细沙则由于过于光滑,再加上混凝土搅拌中粘连性太低,基本上无法使用。
而黄河的沙子因为大多都是从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冲刷下来的泥沙,沙粒非常细,直径都在0.3毫米以下且含泥量特别高,因此是一种细沙的存在。
如果用这种沙子搅拌水泥砂浆,砂浆就会非常稀,做成的混凝土凝结力也不够,影响建筑结构,比如前些年,某些楼盘采用黄河“面沙”做建筑材料的事情,引起广大业主的大量维权,闹的是沸沸扬扬,不过最终却是不了了之。
所以,黄河中的泥沙是不适宜做建筑材料的,如果要用,那也得经过清洗、筛选等多个程序,这样下来的话,沙子的成本也就高了,那建房的成本也会因此而提高。
如果房子是在黄河边上建的话,那么运输成本还比较低一点,但如果是比较远的地方的话,那么成本也就会比较高一点。
第二,黄河砂不能随便挖
虽然黄河泥沙淤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挖沙却不能随意挖,因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黄河内的泥沙量减少得太快,那么下游入海口处就容易发生海水倒灌。
第三,影响黄河的生态系统
黄河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的生态系统,如果强制降低河床的话,会对黄河周边的动植物的生存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些水生的生物也很有可能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灭绝,而且拓宽河道也很容易造成河水断流的情况。
自年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后,0~年,黄河下游年均输沙量仅为0.64亿吨,与~的年均值相比,减少了11.39亿吨。
黄河水里的沙子为什么反而减少了呢?
首先环境好转,水土流失减少,近20多年以来,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效卓著,通过水土保持措施,平均每年拦减入黄泥沙4.35亿吨。
其次水利工程拦沙作用,在黄河流域的潼关以上地区共有大型水库26座,中型水库座,而近期水库年拦沙1.亿吨,其中黄河干流水库拦沙0.8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