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

产值25亿的戈壁西瓜硒砂瓜,营养高口

发布时间:2022/12/27 14:22:28   

宁夏中卫市今年2月,出台了关于“局部硒砂瓜地退出种植”的通告,从中指出自年起,红寺堡区域内硒砂瓜地全部停止种植,以恢复到原先的生态环境,规定种植户一律不得擅自种植。

硒砂瓜是人见人爱的西瓜品种,不仅清甜可口,还营养丰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一度被誉为“中部干旱带的精华”。而且硒砂瓜每年能为当地带来至少20亿元的营收,是该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既然硒砂瓜这么好,农户爱种食客也爱吃,那么如今国家为何会突然宣布局部“禁种令”呢?

硒砂瓜的种植方式

硒砂瓜又称为“戈壁西瓜”,在我国的宁夏、甘肃等多个西北地区均有种植,其中宁夏中卫市环香山地区为硒砂瓜的主产地。

环香山地区山势起伏,海拔~米,年降水量仅毫米左右,且蒸发旺盛,属于中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可见自然环境之恶劣。果农为了能够在干旱条件下的沙地上种植,独创出“压砂”种植模式,对广大的旱地进行了改造,从而培育出了品质独一无二的硒砂瓜。

所谓“压砂种瓜法”就是在山坡地上,铺上一层厚度为10~15厘米的颗粒或片状砂石,然后在砂石下土层上种上西瓜。这种种植方法通过砂石的覆盖不仅可以防止阳光的直射,延缓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起到保温、蓄水、保墒、避免风蚀、抑制地表盐碱的积累作用。

不仅如此,压砂用的砂石是很多岩石风化后被山洪冲刷到山沟里淤积的以石炭系为主的岩石碎片,这种砂石富含多种矿物质。在这种压砂地种西瓜,因矿物质逐年风化,营养物质经雨淋入土壤里,容易被西瓜根系吸收,不用农药,因此出品的西瓜更绿色天然健康。

这种压砂地上种出的西瓜被称为“石头缝里长出的西瓜”,因其富含健康元素“硒”而得名硒砂瓜。

而当地的气候也给西瓜的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这是因为中卫所处的西北地区全年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并且昼夜温差很大,可以很好的积累糖分。特殊的种植方式加上优越的气候条件,使得中卫长出来的硒砂瓜不仅个头大(一个能有30多斤),且香甜多汁,口感上佳,营养丰富,耐储运、堪称“瓜中极品”,广受欢迎,得名全国,成为了夏季热销水果。

正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中卫市环香山地区许多农户都靠种植硒砂瓜增加收入。年中卫市的硒砂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近70万亩,每年营收超过25亿元。

为何被局部禁种?

硒砂瓜虽好,但经过长达二十年的不间断种植,一些问题也凸显了出来:

破坏生态环境

经过多年的连续种植,压砂地的营养成分逐年降低,土地越来越贫瘠,大大影响硒砂瓜的质量和产量,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于是,农户们就会经常改换新地块,铺在新沙地上的砂石也要重新拉。于是大量农户大肆开垦新地,并从河床或山上采挖砂石运输回来,这导致原有的河床、山林地貌以及原有的生态植被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在新沙地产出更多的瓜,农户就会在新沙地上投放更多的瓜苗,这也进一步加速了土壤老化过程。

此外,农户为了让硒砂瓜早点上市,普遍采用了一次性地膜来保温保湿,则会产生大量塑料垃圾,给环境带来了一定污染。

耗水量巨大

另一方面,硒砂瓜的生长极度耗费水资源,这对于本就非常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而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为了确保硒砂瓜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取必需的水分,种植户不得不采用挖井取水进行灌溉,而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灌溉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对地下水位水资源造成一定威胁。

为此,该地区也会利用水利工程从黄河引水灌溉,以此补充一部分农业用水。

但无论是人工灌溉,还是引河灌溉,硒砂瓜所需的灌溉用水额度都严重超标,如果持续种植下去,将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而地下水位线下降,缺乏水分的土地经过暴晒,就会导致土壤干旱板结,加剧土地的荒漠化。这些对于当地的水资源和生态发展显然是非常不利的。

最后

如今,已开垦的压砂地面积过大,中卫种植区20年以上的老压砂地10万亩左右,10年以上的已达到35万亩左右,如若硒砂瓜再持续种植下去,经年累月下来,自然恢复力远远赶不上破坏力,最终将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为了及时止损,逐步恢复生态环境,当地政府才出台了有关局部禁种硒砂瓜的政策,一部分区域内的硒砂瓜地不让种植了,并将对一些压砂地实行退耕,全部恢复草原植被和原土地用途。毕竟,青山绿水是多少金山银山都换不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