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发展 >> 还原历史上最真实全面的袁绍志存高远
提到袁绍,想必大多数三国的发烧友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在演义的前期,他可谓是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之时的佼佼者,全国最有为的热血先锋青年。然而,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袁绍只是一个勇而少谋,优柔寡断,不懂得任用贤能,采纳良策的这么一个昏庸的诸侯角色。甚至有的人武断地认为,他的出场,基本上就是在衬托我们曹丞相的深谋大略——从官渡的胜败就可以看出。或者是为刘备的发迹与曹操的称霸当了一个绝佳的背景板。其实啊,别人好歹算是个乱世枭雄,岂是我们一念之想能够评判的?袁绍的人设,绝不简单,而且相当复杂。有多复杂呢?就连他自己,估计有的时候,也很难理解自己的做法。刚愎自用的时候,九头牛都拽不回来。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叛逆期的小孩儿一样,明明知道父母的教导在理,却固执地不愿听从。这也导致了他华丽的出道,到最后,只剩下一地的鸡毛。
袁绍同学,不同于同期那个叫刘备的创业者。别人不过是个织席贩履之辈,凭着刘姓,翻了几天族谱,攀着不知道多少辈亲戚生拉硬拽了个皇叔的名号——在当时兵马纷争的年代,我们的袁同学,可是少数的名正言顺的富二代。论干货,是不虚任何朝内朝外的诸侯的。这点,从他在演义里的第一个高光时刻,就可以看出:当时董卓进京,趾高气昂地向群臣推销自己的废帝计划时,大家都不敢怎么吱声,惟有袁绍当即站出来,跟位高权重的董卓对呛就可以看出。别人有这个说话的底气,恰恰证明了袁绍在当时,已经颇具实力。以至于董卓哇呀呀地发了一阵脾气之后,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只把他老实巴交的伯父袁隗揪出来结结实实地训了一顿,后面还得听从李儒的劝谏,加封其为渤海太守来稳住他的暴脾气。这么一看,袁绍的作风,颇似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熊孩子......要知道在董卓进京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清除袁绍的老上司——何进在京城的残余势力,并把自己的亲信党羽安插在军队的每个角落,有点儿十面埋伏的意味。说白了也是为自己将来有一天能够操纵朝野做好万全准备。在北方,袁少侠的名声人尽皆知。可是京城这地方,大多数都不是自己人——甚至就算有自己人,也帮不到什么忙(即使是名门望族的袁家在耍流氓的董卓面前也没有什么话语权)。而袁绍这个时候,敢站出来,拨出佩刀说一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是要有相当的勇气的。然而现在我们也无法评判,袁绍是不是一下子被热血冲昏了头脑,愤青体质激发才说的这句话,因为从他之后的表现来看,他的确时常被自己的冲动情绪左右.....咳咳,言归正传。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袁绍显赫的家世,看看,他究竟多有个性。
袁绍,字本初。家出汉朝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从他曾祖父那辈开始,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位置,放眼天下,无人可出其右。当然,他自己也算一个。父亲袁逢,官拜司空。虽然我们的袁绍同学是庶出,但因为小时候过继给了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自然就成了小一辈里面的老大哥。再加上自身从小就英气逼人,在同龄人显得与众不同,很是讨家族长辈们的喜欢。从小和发小曹操,一起读书泡妞,十几岁就开始了官场生涯,还不到二十,就当上了濮阳县长。晋升速度可谓惊人。所以啊,先天才能固然是成才的关键,但往往后天的环境才能让那些珍珠,不至于埋没在砂砾里。但是,就在小袁的前途一片坦荡之际,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之前我们已经提到了,小袁是被过继给伯父的。他的嫡母,在这个时候去世了。按照常理,小袁应该辞去所有官职,回到家乡服孝三年再等待朝廷安排,但他隐隐约约记起来,父亲去世的时候,自己还只是个幼童,没有按照伦理纲常,为父亲服孝。于是,有个性的袁绍做出了一件让他未来名满天下的事情:他要在家乡守孝六年,在此期间,拒绝担任朝廷委派的所有官职。此语一出,门客们那是佩服地五体投地:哎呀!本初公真乃天下数一数二的仁义之士,有如此大孝之心,诸如这些云云。名声立马就传播开来。我想袁同学听到这些话,估计也没少偷着乐。至于说他究竟是不是个孝义之人,现在我们很难去辩驳。只不过,他生母去世的时候,袁绍并没有什么表示。由此看来,很多时候,乱世枭雄还是以自身的实际利益为重。那么,守孝难道还会给他带来什么好处吗?此处,大有玄机。
1.我们之前已经提到了。守孝六年,令袁绍在当时的先进士族里面一下子声名鹊起,大家提到他,那都是纷纷竖起大拇指。没错,袁绍固然是世家子弟,但反董行动中,那么多豪门,诸侯,为什么唯独袁绍被众议推选为盟主?不只是身份与势力,当然还有他独特的个人魅力,选他,就能服众。而这个举动,无疑为他的良好形象大大造势了一把。可以说,就是让天下人真正认识他袁绍的一张名片。
2.虽然我们说了,守孝是儒家的伦理纲常,按道理是推不掉的。而且一般守上三年,估计脑袋上都要长蘑菇了,更别说整整六年。而且,还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当然,未来袁绍会为我们证明了什么时候叫做人老心不老)。要么是这人脑袋真只有一根筋,要么就是心里面还有别的盘算。是的,就算是袁绍想当个六年的老孝子,外人都不见得同意。家族里倒没什么阻力,只是,可以想想当时那个年代,宦官当权,官场乌烟瘴气,好不容易守得云开见月明,来了个不矫揉做作,阿谀奉承的袁绍,一拍屁股又跑回去了,这哪儿成啊!另一方面,当权派也看出来,袁绍这小子,以后决非池中之物,想好好拉拢一下他。不说为己所用,起码以后在他们胡吃海喝的时候别不识抬举,对着干就行了。可袁绍也不傻啊,这地儿这么黑暗,我自认堂堂正正的一条汉子,为什么要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混在一起?正好有个由头,拜拜,小爷我不玩了!这第二个好处,显而易见。是让他落得个耳根子清净,人身自由。在那浑水里淌几年,估计出来也跟董卓那号人物,没什么两样了。
3.赋闲计划是成功实施了,但总不能光在家里吃吃喝喝,啥都不干吧。我袁绍虽然这个官不当了,事业还是要好好发展的。匡扶汉室,铲除阉竖的熊熊烈火在他心里愈烧愈烈,顺水推舟地,他开始招揽一些社会上有名的“闲散人员”。哪些人呢?大多数是被十常侍集团打击陷害,或者是故意埋没,郁郁不得志的文人武将们。大家一看,诶,有德高望重,求贤若渴的袁老大在那儿招揽人才,自己又苦无出路,不如跟着他混,兴许还能有个出头之时,况且袁绍不是个大孝子么,品行俱佳,当他的小弟,荣华富贵不是指日可待!于是袁绍的队伍,一下子壮大起来。他也确实仗义,说是隐居,其实暗地里结交了许多党人,名士。在臭名昭著的“党锢之祸”中,他积极和同伴们商量对策,多次悄悄进入洛阳,联络当时著名的党派领袖陈蕃,李膺等人,帮助落难的兄弟们,逃出生天。这一下,袁绍的名声是真正大了起来,就连十常侍都知道了这么个眼中钉的存在,恨得牙痒痒。不安分的张让就直接跑到大家长袁隗那儿告状去了:你这个本初侄儿,目中无人,勾结叛党,是不是存心要跟朝廷对着干?思想很危险啊!袁隗一听,既吃惊又气愤:你说我袁家,几代以来忠心耿耿,老实本分,才有了如今的家大业大。难道全都要葬送在你袁绍手里?立刻把他找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让他赶快和那些危险分子断绝来往。可从小就特有主见的袁绍,哪会听他官场老油条叔父的迂腐之言?根本不为所动。自己盘算盘算,这六年时光,过得还挺有意义的。
小打小闹,终究难成气候。袁绍的眼光,已经不局限于动员民间的反对力量了。他深知,要想除奸惩恶,就必须驱虎吞狼。那么,他眼中的虎是谁呢?大家都认识,何进。就是那个演义里开场没说几句台词就挂了的汉朝大将军。死了不说,关键在于,董卓进京,是他带头,和袁绍一起合计出来的主意。当然,这也情有可原。他干将军之前,就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屠夫。只因为妹子被皇帝看中,才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你也不能在智商方面对他要求过高。言归正传,汉灵帝归西了之后,宦官们最怕的便是大权落在何太后的哥哥——何进手上。于是暗地里想着歪点子,原本是打算先诛杀何进,再立陈留王刘协(也就是后面我们的献帝),以此继续把持朝政。没想到何进好说歹说机灵了一会儿,发觉气氛有点不对,找了个西凉动乱的借口,一溜烟地跑了出去,宦官们无从下手。等到该立新帝时,又把兵马驻扎在京城外面,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张让一行人假惺惺地请他进京商议事务,托病回绝。无奈,宦官们只好服软,让刘辩登上了皇位。如此,何进便成了皇帝的舅舅。其位之尊,无需多言。这时,我们的主角袁绍看到了机会。托人给何进悄悄的传话:这些阉竖败坏朝纲这么些年,也该是他们完蛋的时候了吧!
何进本来就对这些笑里藏刀的人妖们充满了恶意,一听袁绍这话,立马心花怒放:不错,这个有立场,有正义感的年轻人很有前途嘛!立马传唤到京城,成为了何进的心腹。只可惜后面十常侍等人一直在何太后耳边吹风,再加上贿赂其弟何苗,除奸行动在进程里一直被搁置。而何进,终因为自己的无谋,先死在宦官的诡计上。不过阉党的人也没能比他多活几天,袁绍与叔父袁隗趁着京中大乱,搜寻皇帝的时候,把宫里的太监杀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连没留胡子的都没放过,颇有点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意味。这么一来,袁绍人生的第一个目标,也算基本上完成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和何进的有心之举,会把一个比十常侍更为可怕的敌人带入朝廷,并作乱一时,这就是董卓。后面,也就有了二人刀剑相对,袁绍结盟讨董等诸多故事。
再接着讲袁绍之后那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估计也会令人感到乏味。我的朋友曾经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玩三国志游戏的时候,从来都只选袁绍!我好奇:为什么?他大笑:开局兵多将广,不怎么费力就能一统天下。相比之下,刘曹的入手难度可高多了。听了真不免叫人既好笑又感叹。那我们不如来探讨一下,袁绍同学的治军。来看看,他是怎么把兵强马壮的冀州军,弄成最后的一地鸡毛?
以在下之愚见,袁绍的主要武力与智力统领,分别有五位,八位。(历史上归结的分别是四位和八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首先,我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