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砂 >> 砂发展 >> 王阳明心学智慧只靠一次见面,王阳明是如何
王阳明心学智慧:只靠一次见面,王阳明是如何获得王琼青睐的?
文
明炫翊
王阳明的心学确实是一门很有“威力”的学问,在众多的圣人中,也只有王阳明成功的做到了“立言”“立德”“立功”,堪称是完美的一个圣人。今天,作者就来带大家一块看看,王阳明的心学智慧。
王阳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精神、道德、言语,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它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的精神、道德、语言和行动,大多都是按照收敛为主,发散于外是特殊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
首先,这句话不是在让人泯灭天性,而是告诉大家另外的一个道理——稳重和低调。
中国的谚语说,“枪打出头鸟”。在为人处世上,如果你是真的有本事,“高调”所得到的,不只是鲜花和掌声,还有小人的嫉妒;而如果你是没有本事,只是在装模作样,“高调”得到的,不只是过了头的自信,还有大家的讨厌。至于稳重,它是一个人见到你之后,能对你产生第一个好印象的形象。
我们要明白,低调不是“下沉”,稳重也不是“认怂”,两者不是将自己埋藏在砂砾,掩饰光芒,而是一种态度,一种自信。
历史上,明帝国中央政府,在王琼的建议下,任命了王阳明去当江西任巡抚,管理当地的剿匪事务。其实最初看到消息的时候,王阳明心中有一些意动,毕竟他也是一个凡人,希望能够建功立业,但仅仅激动一下后,他就又恢复了平淡,他上书了朱厚照,请求辞官。
所求呢,是两个目的,第一个发发牢骚,自己做了这么多年冷板凳;第二个,试探自己究竟是不是他的中意人选。等朱厚照连发三道圣旨后,他才走马上任,动身出发。
诚然,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如果没有王琼的举荐,王阳明去不了江西,也在江西成不了功,但王琼为何举荐王阳明?这和王琼识人分不开,但王阳明的表现也是关键,因为两个人仅仅只是一次见面,王阳明就获得了王琼的青睐。
在刘瑾当权期间,因为得罪了他,王琼被分配到了南京坐冷板凳,一直到了两年之后才被调回了中央,即便如此,王琼和王阳明两个人的见面也是在两年之后。当时王阳明的身份是礼部的候补官员,来到京城述职,两个人开始了第一次的见面并开展了一次“论道”。
事实上,王阳明因为他的学说,在当时小有名气,但王琼对他的学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之所以这一次见面,就让王琼认可王阳明,是因为王阳明和他谈论的时候,那种老成持重,自制稳重,气定神闲的表现,还有谈吐间一种不容发现的威严。
没错,就是这些,王琼对王阳明产生了认可,并且断定他是成大事者,临走对王阳明说,如果自己将来在朝中有话语权后,必然会帮助你创造一个好的平台让你施展。
王阳明用他的经历,告诉了大家,稳重的人,比轻浮高调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多,一场谈话就奠定了成功,这不得不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