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收藏不能一蹴而就,应该遵循从爱壶入手、玩壶入门、因势循道的规律,在使用茗壶和品茗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紫砂茗壶的鉴赏收藏知识。如紫砂的泥料、泥色、泥性、泥相;紫砂的工艺、工技、工具、技法;茗壶的种类、造型、方圆、光塑等器型的区分和不同特点;紫砂艺人的经历、师承、艺德、文化功底、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壶与茶的相关联系等等。了解紫砂的一般知识,养成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个性展开,由初入门的、有目的性的、有专题性的,再结合品茗和观赏的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收藏。收藏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再进一步掌握紫砂的专业知识,领略和钻研紫砂的技术术语,弄懂弄通紫砂的真实面貌,真材实料,艺术魅力。在具有一定历史知识、紫砂文化专业知识、紫砂正统知识的基础上边实践、边实习、边考证、边鉴赏,边收藏。忌冒进、忌以貌取壶、忌以闻取壶,忌人云亦云、忌人取亦取。紫砂收藏一般根据自已的爱好进行,并无严格的清规戒律,但一般还是要遵循纯品、精品、名品、艺品、真品和稀品的原则。所谓纯品是指所用材质为正宗的宜兴紫砂陶土,经过严格的工艺流程,用纯紫砂泥合成相配,泥性相通,泥质纯洁,泥色自然,泥相丰富。如本山绿泥与紫泥自然相拼而成的珍珠泥、蟹壳青泥、琵琶黄泥;纯紫泥中适量加入氧化锰制成的褐色拼料泥,再掺入团泥而成的淡墨色泥、黯肝色泥、天青色泥;本山绿泥中掺入天青泥、石黄泥而成的深古铜泥。在纯净的紫砂泥质中掺入不同泥质的纯紫砂颗粒,或适量掺入的金属氧化物使其色泽富。泥与泥相拼合成,配比合一,呈现出各种深浅不同、丰富多彩的紫砂泥料。现今市场上有大量用宜兴非紫砂陶土、潮州陶土、广西陶土、江西陶土、临近宜兴的浙江、安徽陶土加色素调配成所谓的“紫砂泥”都不是纯正的紫砂壶。用这些陶土加色素调配制成的所谓紫砂壶,初看有颗粒,表面亦光滑,所谓“有水色”。但泥色不纯、泥性较厚、无透气性,壶用后毫无变化,越用越养越难看。有人拿这些调配陶土作假的“仿古器物”和明代早期的紫砂壶相提并论,还振振有辞地辩解“明代壶色泥就是陶土相配。”确实明代开采紫泥矿时并无分类选料,紫泥、本山绿泥、中槽泥、底槽泥都混在一起,但其泥质还是以紫砂陶土为主,这些泥质颗粒组合的结构还是紫砂泥颗粒组合结构。以放大镜观察明代茗壶表面,可以看到颗粒组合结构中,多为底色泥中夹杂着黄、草绿、红褐色大小不等之颗粒,本山绿泥居多,紫泥少些,陶土甲泥更少,部分钢砂掺和之器,底泥特色仍在。而现在作假的仿古壶外表砂质突出,它是用一种“洗砂法”,用掺粗砂的陶土制品在入窑烧成前,用水洗去表面的细土,以在表面突显粗砂。这种陶土,紫砂泥很少,粗砂颗粒状态结构亦无黄、草绿、红褐色紫砂颗粒的本质。这些仿古器是比较容易识别的。所以紫砂收藏的主要原则之一是一定要保证收藏品是“纯品”紫砂,这是宜兴紫砂陶土特有的材质和特性决定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157.html